小编: 如果说近日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带你重回大唐盛世那么「行走的城市视角」则让你重温城市的温度 这场全民拍摄行动历时15天、征集189幅作品通过镜头定格真实的生活场景记
如果说近日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
带你重回大唐盛世
那么「行走的城市视角」
则让你重温城市的温度
这场全民拍摄行动
历时15天、征集189幅作品
通过镜头定格真实的生活场景
记录着城市中稍纵即逝的瞬间
重拾散落于街头巷尾活的星辉
抒写着一个又一个平凡的故事
每一位「行走的城市视角」摄影展的拍摄者,都是生活的记录家,出于对生活的热爱用镜头记录下点点滴滴。
这群人中不乏摄影师/作家/旅游爱好者/设计师/商人等等,但无论何种身份,城市的发展与变迁都与他们密不可分,因为每个身处其中的个体都以自己的力量,见证着城市的日新月异,为留存城市记忆而行动,为唤醒城市温度而付出。他们共同看见、共同创造,用自己的方式为生活的土壤划上时代烙印。
于是在他们的镜头里城市有了千百种模样
车水马龙间的静谧
巨鹿路,一位摆自行车修理摊的老人,在等候顾客的间隙,戴着老花镜,静静地捧起一本书,专心阅读。而此时道路上往来的车辆行人,似乎也打扰不了老人的阅读时光。
我想无论读者的身份地位如何,只要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都是幸福、满足、喜乐的。
生命里的一束暖光
和煦的春季,周末清晨的复兴西路显得有些倦懒,一位“城市里的黄玫瑰”打扫完街道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公寓的台阶上沉沉睡去。
在梦里也许他梦到晚上回家老伴端上的一杯热茶,也许是家里长子即将迎来的高考,他睡得如此安静,就连按快门的手都放缓了节奏。
斑驳下却有温暖印记
南京路是上海最繁忙的地区之一,游客人来人往。这里也是我母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2001年时因拆迁而搬离。过去,她多次带我来过这里,可那时我年纪尚幼,基本不懂什么人事,懵懵懂懂地听着以前弄堂的故事,也只是想去玩玩罢了。
“妈妈,这是哪里啊?”
“这是妈妈以前住的地方,现在要拆迁了,以前这里可好玩了呢”
而如今,作为一个15岁的初中生,我成长了许多,也时时刻刻见证着上海的发展与变化,但那些蕴含城市温度、城市记忆的东西更令我印象深刻。南京路旁边,就有着许多的老建筑。游客前往外滩观光时,基本只走南京路,不会去走旁边的路。而那些路,正是上海最有温度的地方。
转角遇到的风景
行走在刚刚被雨水打湿的城市,我的靴子已经沾满了泥水和污渍,于是找了个临街的咖啡馆坐下来小栖,透过玻璃窗望着湿漉漉的街头,被雨水洗刷的路面,在灰蒙蒙的天空下铺捉到了这样一幕。
这座城市似乎经常下雨,然而它似乎给了奔波忙碌的脚步停留的理由,让我能在这喧嚣间觅到一份静谧,偶遇一番闲情,游走于繁华中的“宁静”,欣赏到了别样的风景。
伴随时间的沉淀
这些画面与故事
将在记忆中发酵
散发出迷人温度
「行走的城市视角」
摄影作品展
展览时间
7月2日-8月底
每日10:00~20:00 (每周一闭馆)
展览地址
粟上海社区美术馆
(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1088弄愚园公共市集二楼)
参与方式
展览免费参观
特别鸣谢
指导单位
江苏路街道、华阳路街道
支持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愚园路第一小学、PS-ONE
感谢为我们提供精彩摄影作品的“生活记录家”
来这里感受来自这座城市的暖意
在粟上海的咖啡馆里
携三五知己谈笑鸿儒
品鉴彩虹墙上诗句蕴藏的深意
倾听他或她的故事
城市未来的温度
有你、有我、有我们
相信每条你所走过的街道
每个你熟悉或陌生的角落
那些点点滴滴的画面
都会与你发生故事、产生关联
放慢脚步细心聆听
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
会释放不一样的光芒
欢迎给我们留言
一起分享“你的城市视角与故事”
粟上海·社区美术馆
位于愚园路1088弄的粟上海社区美术馆是“社区营造计划”的首个案例,由刘海粟美术馆与CREATER创邑、建筑师张海翱协力共建。致力于将艺术植入上海的街巷里弄,通过空间改造将艺术创意、社区互动有机融合,社区美术馆不是冰冷的艺术展示空间,运用艺术和互动的方式呈现、述说、传递更有温度的社区历史、城市精神以及人文关怀。
当前网址:http://www.020zx.wang/tiyu/2019-07-08/14712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广州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