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近日,“百年大变局下的中国外交”——2020国际形势前瞻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
近日,“百年大变局下的中国外交”——2020国际形势前瞻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
国际关系学院林利民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潘锐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事务研究院院长刘军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顾炜副研究员、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赵明昊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教授围绕“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大国关系博弈互动”话题作交流发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主编王文峰主持第一阶段交流发言。
林利民表示,中国有制度优势、文化优势。中国的崛起是沿海向内陆拉动的过程,高铁的发展完善了交通的基础环境。当下,国家间相互高度依赖,应找准国际定位,解决好地域关系,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潘锐提出,各国经济高度依赖,中美贸易谈判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应有底线思维,通过与他国的进一步合作来缓解压力,助力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刘军表示,要放大中俄间良性的合作关系所带来的正能量效益,做大做实中俄关系,处理好中俄关系中的成绩和问题,使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
顾炜认为,要关注俄罗斯外交走向及对中国的影响,在能源、政治、外交、地区四个方面多做工作。赵明昊表示,要注重大国竞争的多边化问题,运营好中美俄三边关系。中俄间要强化油气合作,在5G、互联网经济、数字金融等领域加大合作。在军事安全和国际秩序方面,中俄双方认识高度一致,应合力打造有利于双方的外部环境。翟东升对冷战时期大国的外交历史和国家间的博弈谈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国家的行动自由、外交自由除了跟自身实力有关,还跟所处的场域结构有关。为此,多边主义尤其重要,应分析研究国际制度和国际秩序给国家带来的约束和机遇。
当前网址:http://www.020zx.wang/shehui/2020-02-04/18345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广州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