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机会梳理:从锂钴到整车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整车:短期波动不改新能源乘用车长期向好,客车格局进一步向龙头集中

  整车:短期波动不改新能源乘用车长期向好,客车格局进一步向龙头集中。新能源乘用车有望长期向好,从政策角度看,欧洲新能源乘用车政策加速,国内补贴政策有望更加积极;从需求角度看,2020年将是国内2C端需求的起点,主要集中在高端电动车的增购和小型电动车的代步需求,销量有望不断增长,预计新势力特斯拉、战略积极的大众品牌、先发优势显著的自主品牌将有较好表现。新能源客车受疫情影响探底复苏时间延后,但是格局预计进一步向龙头集中,且欧洲海外市场值得期待,打开成长空间。

  电池:2020年海外市场景气度高。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接近117GWh,同比增长17%。其中行业前四合计市场份额超过70%,行业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升。2019年主要海外企业整体依然处于量增利降的态势,但对2020年行业的发展和自身电池业务的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LG化学预计2020年公司电池业务收入超过900亿元,同比增长79%;2020年海外动力电池企业有望迎来高增长,海外电池特别是LG化学供应链值得重点关注。宁德时代与特斯拉达成电池供货协议,预计后续其他的优质电池企业也有机会进入到特斯拉供应链,而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本土化进程也会进一步加速,特斯拉国产化率提升将带来本土供应商的业绩增长。

  锂电设备:2020年国内外锂电池巨头仍将加速扩产,上海特斯拉放量打开新的成长空间:据统计,宁德时代、LG化学、松下、Northvolt等锂电池巨头2020年仍有大规模的扩产计划,锂电设备行业新签订单有保障。随着上海特斯拉放量,其三大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LG化学、松下的相关产业链将显著受益,锂电设备行业远期成长空间有望打开。

  锂钴:供给收缩,2020年行业基本面积极。2020年锂行业见底回升;钴行业底部基本探明,2020年钴价格有望企稳回升。需求端中国及全球新能源汽车有望恢复较快增长,对锂和钴影响正面。供给端锂方面,2020年全球锂供给压力缓解,变化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固体矿,此前由于澳大利亚矿山带来的全球锂固体矿增加的趋势将得到扭转,全球锂矿供给从增到减的可能性不断增加;钴方面,2019年下半年龙头企业嘉能可宣布停产位于刚果金钴主力矿山Mutanda,2020年产量减少幅度较大。此外,中国钴和锂冶炼产量占全球比例超过50%,龙头冶炼企业进入一线车企供应链是大概率事件。

  投资建议:整车方面,推荐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关注吉利汽车;零部件方面,推荐特斯拉产业链标的,以及潜在可能进入特斯拉的供应商,强烈推荐星宇股份,推荐拓普集团、中鼎股份、银轮股份等。电池材料方面,推荐关注在海外建厂,加速全球化布局的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关注LG化学、三星SDI等海外动力电池供应链机会,推荐当升科技、杉杉股份、璞泰来、星源材质、新宙邦;电机电控方面,建议关注卧龙电驱、汇川技术;锂电设备方面,建议关注国内锂电设备龙头先导智能和中后段设备优秀代表杭可科技;锂钴方面,建议关注布局全面的钴龙头企业华友钴业和具备成本优势的锂龙头企业天齐锂业。

  风险提示:1)电动车产销增速放缓。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基数的不断增长,维持 40%以上的年复合增速将愈发困难;2) 产业链价格战加剧。补贴持续退坡以及新增产能的不断投放,致使产业链各环节面临降价压力,尤其是中游环节,面临来自下游整车厂削减成本的压价,及上游资源类企业抬价的两难局面。3)海外竞争对手加速涌入。随着国内市场的壮大及补贴政策的淡化,海外巨头进入国内市场的脚步正在加快,对产业格局带来新的冲击。诸如车企特斯拉、电池企业松下/LG等正纷纷酝酿在国内设厂或扩大产能,其品牌、技术、布局等方面的优势将是国内电动车产业链的重大挑战。

  我们看好新能源乘用车长期的成长趋势。2020年将会是一个2C需求端的起点和全新智能电动车供给端的起点。2020年起电动车行业销量底部复苏,长期看电动车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1)全球政策背景:欧洲补贴标准超预期提高,比如德国提高电动汽车补贴标准,提高50%并延长至2025年底。欧洲碳排放的趋严加速传统车企向电动化领域转型,补贴的提高也有助于刺激消费者购买电动车。

  2)中国政策背景:国内补贴持续退坡,但是退坡幅度、牌照容量、运营车辆电动化进程具有不确定性。乘用车补贴向高续航里程车型及A00级低续航里程引导,A级车型补贴幅度降幅较大。在当前国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情况下,补贴托底的可能性加大。

  1)B端需求:前期新能源车的销量主要是靠B端市场的拉动实现销量的增长,未来要靠C端的线)C端需求:

  首先是高端车型的需求。这部分主要涉及到增购消费者和换购消费者的需求,电动车往往作为家庭或个人第二辆车的短途代步,主要企业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势力。国内目前每年大概有300万辆新车属于增购消费,假设特斯拉占10~15%份额,那么特斯拉Model 3+Y年稳态销量大概是30-45万辆,我们预计2020年特斯拉国内的销量为10-12万辆。

  投资建议:推荐特斯拉产业链标的,以及潜在可能进入特斯拉的供应商,尤其关注产品横向延伸能力强、具有持续订单获取能力的优秀公司。强烈推荐星宇股份,推荐拓普集团、中鼎股份、银轮股份等。国内的整车企业也在电动车领域迅速跟进,虽然前期盈利能力较低,但如果在销量上有比较大的提升,出现爆款车型,也会带来长远的想象空间,推荐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关注吉利汽车。

  我们认为受到疫情影响,客车行业探底复苏时间延后、中短期现金流压力加剧、洗牌加速,长期看好龙头份额提升。

  所属概念:长三角经济区上海国资改革富时罗素概念分拆上市预期......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当前网址:http://www.020zx.wang/qiche/2020-02-15/18442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广州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