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到东方艺术的探索与回归

来源:西安在线 浏览

小编: 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的“长安画派”, 也诞生了赵望云、石鲁、刘文西等领一代风骚的画家;而今,陕西省 美协主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等,又与

 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的“长安画派”, 也诞生了赵望云、石鲁、刘文西等领一代风骚的画家;而今,陕西省 美协主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等,又与时俱进,在艺术创作和 设计方面走出一条尊重传统、融汇中西的路径,扛起了新时期长安画派的旗帜。

 

 

 

——西安美术学院 唐浦萌

 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的“长安画派”, 也诞生了赵望云、石鲁、刘文西等领一代风骚的画家;而今,陕西省美协主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等,又与时俱进,在艺术创作和 设计方面走出一条尊重传统、融汇中西的路径,扛起了新时期长安画派的旗帜。

 郭线庐先生在当 今时尚圈属于“高富帅”的网红,“高”是个子高、水平高、境界高, 年过六旬身材没有佝偻也没有大肚腩,步态轻盈,充满了学者的儒 雅、画者的灵性、艺术 家的气质。“富”是学富五车, 郭线庐先生既注重对 中西方艺术史的研究,又在创作和教学 的实践中加以运用,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他的水墨花鸟有自己独特的郭氏绘画语言,画面恬淡清新,处处散发出文人画的清高与骨气;既区别 于清明朱聋的简约与素墨,也区别于齐白石的勾勒线条与穿插关系。郭先生的画画面干净、构图严谨,画面内容既不张扬,也不 是大红大绿一味媚俗,郭先生的水墨花鸟有着装置艺术和设计透视的影子,在线条构图上画面上有设 计感,画面既讲究色彩浓淡,更注重形式美。

 对水墨的运用已达到绘画极致,花蕾、花朵有油画水彩的影 子,荷叶力透低背干湿浓淡分明,将水墨艺术表现到极致,郭先生的花鸟画在中国书画市场已经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帅”是气质的“帅”。郭线庐先生性格儒雅、为人随和、 嗓音不高却透出磁性, 既是一位大画家,也 是一位教育家,像完 美的徐悲鸿先生一样, 将油画引入中国,水 墨画马却又别具风格, 同时又完美的为中国 近现代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

 郭线庐先生重视给学生传授艺术技巧,传承艺术历史,更重视培 育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要求大家关注一线的普通群众,描绘 第 3 页基层生活,让普通人成为 时代英雄,成为全民族砥 砺前进的精神航标。郭先生在西安美院工作是捧着 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他把西安美院的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学生和老师都喜欢他,背后都纷纷夸郭先生帅!

 作为一个美院的普通学生,我对郭线庐院长充满敬仰之情,在一些会议 和展览活动中,领略过院 长的迷人风采。今年 7 月,借着去陕南参加“三下乡”活动,怀着忐忑的心情, 我终于见到了院长的真容。院长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和蔼可亲,但骨子里透出庄重和威严,随行的院长夫人说话特别温柔, 没有一点院长夫人架子,他们对陕南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活动十分 关心,大力支持。同年 8 月安康美术馆开馆、古西城文化园开园仪式 和“丝路源点·幸福安康”安康美术馆首届美术书法作品展同时举行,郭线庐发表致辞。他说,近年来,陕南三市艺术家孜孜追求、不断耕耘、勇于探索,取得 了可喜的艺术成就,安康美术馆的落成及启动,是陕南艺术家的一次 集中亮相,也是对安康人民幸福生活的文化性展示,标志着安康市美 术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也昭示着陕南美术创作聚合力正在逐渐形成, 希望陕南艺术家们牢记责任与担当,深深扎根于人民,用笔墨绘就时 代风貌、展现大美安康。

 郭线庐院长不仅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也将艺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他的陕南之行, 必将促进陕西优秀艺术文化的传播,使更多的人了解艺术、 品味艺术……

 近距离接触郭线庐先生之 后,我更加喜欢他的传奇人生和非凡的艺术成就。他是地道的陕西人,在西安美院学习成 长,一步步成为陕西美术界的领军人物。并曾经进入英国奥斯特大学艺术与设计院做访问学者,在这期间,系统学习了西方的艺术、设计文化,所以才有了国际化的艺术视野, 极为开阔的思想境界。访问结束后,他继续在自己 的专业方向钻研,取得优秀的成绩。他的宣传画《信 息,开发人类智力的契机》 获得了第六届全国美展金牌奖,宣传画《耗干用尽》 获得了第七届全国美展优 秀奖,宣传画《开启新世 纪网络之门》获得第九届全国美展银牌奖,宣传画 《我不是商品》获得了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还设计、发行了《西安城墙》 特种邮票,《第五届全国大 学生运动会》纪念邮品,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邮品、首日封《上海世博会 500 天》纪念邮品, 《全国政协 60年纪念》特种邮票,数不胜数。2017 年主编《教学档 案》一书荣获“中国最美的书”奖,他的艺术成果不胜枚举。中国画 《春满人间》被中国驻亚美尼亚大使馆永久收藏,2019 年获西安市委、西安市政府授予他第二届“西安之星”(教育领域)荣誉称号, 2020 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系列宣传海报被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和门户 网站广泛刊登转载。

 郭先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内涵已深入骨髓。 他自幼对国画、书法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很高的兴趣,正如他所说 “中国书法的分间步白以及中国绘画的水墨生发,对我的设计无不启迪,正因为有了早年对书法和绘画的学习,在设计的过程中自己总会别有一番情思,设计出的作 品也就别有一番情调!”在学习了西方的文化后,郭先生 回国后继续着他由西到东的 “转型”之路,他敢于打破 社会固有的设计观念,将中国传统元素和西方现代设计 相融合,碰撞出了奇妙的火 花,从传统艺术审美角度方 向创作出富有中国传统文化 内涵的作品;自此之后,郭先生的作品受中国传统的影 响越来越深。

 其中,《风摇荷花听雨声》 这幅国画作品令我记忆尤深, 画面尺寸为 180×96 厘米,整幅画采用写意手法,虚实相生,荷叶由近及远,由实到虚,画面色调 以黑白为主,简约又包容万物,墨色浓淡有致,笔法干脆利落,含蓄 中带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张力,构图饱满,几片荷叶占据了画面的主要 部分,在荷叶群中不时穿插几朵荷花、莲藕,荷叶的轮廓从前至后, 由清晰至模糊,营造了一种水汽氤氲感,荷花随风摆动,远处的荷叶 似乎和水面浑然融为一体的画面,荷花与水色天光互为衬托,灵动生机,画家将荷花人格化,以荷言志,赞赏荷花在雨中傲然挺立的高洁 风骨,怜惜荷花饱受风雨的摧残,以此为画面精神支点,物我合一, 从自然界植物的角度感受世间百态,看着这幅画,仿佛置身烟雨迷离, 以游人眼光静静观赏荷花摇曳之姿,在水墨流动中,体味传统审美意 象之气脉,感受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淡泊雅致……

 

当前网址:http://www.020zx.wang/keji/2020-09-10/19063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广州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