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我国是世界栽桑养蚕技术的发源地,如今这项传统技术在现代有何突破创新?2019年11月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蚕桑生物技术创新大赛在西南大学开幕,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研究团队聚集重庆,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上面比拼桑蚕生物技术
我国是世界栽桑养蚕技术的发源地,如今这项传统技术在现代有何突破创新?2019年11月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蚕桑生物技术创新大赛在西南大学开幕,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研究团队聚集重庆,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上面比拼桑蚕生物技术。
据了解,此次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蚕学会和家蚕基因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汇集中国科学院、西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全国具有相关研究的高校科研团队,共99件决赛作品,分为博士生组、硕士生组以及本科组三组和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三个方面进行竞赛。
栽桑养蚕是我们国家的传统农业,现代蚕桑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食品、美容保健、医用生物材料和动物饲料方面都有突破性的发展,是极具前瞻性和商业价值的学科。此次大赛主要聚焦从蚕桑的生物新技术的视角来开拓蚕桑资源的新利用,如桑树的生态利用、桑叶蛋白饲料开发、桑叶茶、桑叶健康食品以及桑果开发、蚕丝类美容产品、医疗保健、可穿戴电子产品基底材料等等方面。
中科院上海植生所博士组参赛选手于烨带来的课题是《基于基因替换的超天然蜘蛛丝高效表达系统研究》,以遗传学和基因学为基础对蚕能吐出蜘蛛丝进行基本研究。来自西南大学博士组刘丹选手所展示的《桑树多酚氧化酶基因抗逆功能研究》课题证明了桑树多酚氧化酶与绿原酸的产物具有抗微生物能力,初步探索了多酚氧化酶产物的抗微生物机制;此外还筛选到桑树Mnpp01基因的上游调控转录因子MnMYB3R1,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MnMYB3R1和Mnpp01在桑树抗旱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表明了多酚氧化酶介入植物体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防御作用。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代方银教授表示,中国的蚕桑生物技术研究总体处在国际领先地位,此次创新大赛汇聚全国各个优秀的蚕桑生物技术科研团队。此次创新大赛给各高校蚕桑生物技术研究团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向大众展示了蚕桑资源的新利用和在新领域应用的最新开发现状和巨大潜力。以蚕桑生物新技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政策,带动更多地区享受蚕桑生物新技术所带来的红利。
英国研究人员首次在位于恒星宜居带内的一颗系外行星的大气中,探测到了水汽,且其50%的...[详细]
自己的“人脸”等生物学信息掌握在别人手上,有的商家甚至对消费者的人脸信息深入分析...[详细]
当前网址:http://www.020zx.wang/keji/2019-11-22/17148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广州资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